Unitalen Attoneys at Law
   
上一期 | 总第391期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重庆出台《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
 

  近日,重庆市出台《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该市商标战略实施从培育品牌产品、品牌企业转向培育品牌产业,进一步实现了商标战略实施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办法》共13条,明确了商标品牌培育基地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培育扶持措施、后续管理和监管措施等内容。《办法》规定,凡是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或产品,具有一定商标基础且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产业集群(内有不少于20家企业或经济组织),均可申请认定为商标品牌基地。商标品牌基地可以申请并使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和统一标识。工商机关将联合相关部门,为基地内企业提供宣传推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维权支持等服务。

  近年来,重庆市工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品牌重庆”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8.7万件,其中驰名商标69件、著名商标1022件、地理标志104件,商标品牌资源布局结构日趋完善。“商标数量不断增多,质量大幅提高,这些为重庆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重庆市工商局商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与沿海江苏、浙江等地相比,重庆产业集群以生产重工业产品、电子信息产品和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打造骨干企业带动型集群品牌。

  据介绍,目前,重庆产业集群品牌已经形成两种模式,一类是骨干企业带动型集群商标,以隆鑫、嘉陵、力帆、长安、川仪、TAIJI、鸽牌等为代表;另一类是中小企业群生型集群商标,以老四川、川牧、玮兰、段记等为代表。

  重庆市工商局商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兴产业集群的不断涌现和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占比的逐步提高,江北嘴的金融业、江北的物流业、大学城动漫业等都有望打造成重庆乃至全国知名的服务业集群品牌。”

  重庆市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十二五”规划期间,全市将培育20个以上以块状经济为依托的品牌培育基地。

  “我市已将培育集群品牌纳入全市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内容。”重庆市工商局商标处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目前,重庆市还未形成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基地,这与企业的商标保护意识、企业规模、产业结构及商标战略规划有关。《办法》出台后,工商机关将以区域内产业集群为基础,全力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实施商标战略,培育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域集群品牌。

  据了解,重庆市工商局将全面开展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认定及培育工作。该局将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集群品牌,培育一批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品牌、农产品集群品牌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品牌;积极推动集群品牌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统一的集群品牌识别系统,打造独特鲜明的集群品牌形象。同时,重庆市工商局计划利用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对产业集群品牌进行集中宣传推介这一方式,建立和完善集群品牌培育机制,完善集群品牌发展服务系统,充分发挥集群品牌聚集效应,进一步增强产业和区域竞争力,促进重庆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