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版界与海外同业的沟通与合作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出版巨头哈珀?柯林斯集团北京代表处总经理周爱兰日前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多年交流与合作中发现,中国的出版环境越来越开放;随着合作的深化,国外优秀作品引进中国,中国的优秀作品也越来越受国外读者的欢迎;双方的合作日益规范并取得双赢。
起步 看重中国市场潜力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日益凸显。1992年,中国颁布《著作权法》后,国外出版商意识到中国出版市场的发展潜力,预测它将是一块巨大蛋糕。另一方面,中国出版人逐步关注国际优秀图书,不少出版社开始参加每年的法兰克福书展。在交流过程中,双方的合作加强。”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采访时,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北京代表处总经理周爱兰说。
在《著作权法》使作者、出版人权益受到法律保障的同时,中国出版界与国外出版商建立起对话平台,国际图书版权贸易也逐步展开。
“最初,我们与国内出版人的合作主要通过各大国际版权代理公司开展版权贸易业务,并且通过多家图书进出口公司将我们的原版图书输入中国。”周爱兰介绍。
推进 出版理念日趋融合
随着哈珀?柯林斯集团与中国出版人的合作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出版市场在国际出版舞台整体实力的加强,以国际版权贸易为主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世界各大书展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2004年,哈珀?柯林斯集团开始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据周爱兰介绍,参加2004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时,哈珀?柯林斯集团的展位很小,主要展示原版图书,但还是引来不少中国出版人洽谈版权贸易业务。遗憾的是,哈珀?柯林斯集团当时并没有配备版权经理负责相关事宜。2005年,在吸取上一年的教训后,哈珀?柯林斯集团的版权输出业务取得巨大突破。这也直接导致哈珀?柯林斯集团当时的CEO简?弗里德曼作出把中国市场纳为主要的国际市场并设立相关机构、扩大贸易业务的决定。2006年8月底,简?弗里德曼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宣布:哈珀?柯林斯集团开始在北京设立代表处,任命周爱兰为代表处总经理。
此后,哈珀?柯林斯集团与中国出版界的合作呈直线上升趋势。2007年10月4日,简?弗里德曼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表示,该集团将引进三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张炜的《古船》、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骆驼祥子》,并由著名汉学家葛浩文担纲翻译。2008年1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哈珀?柯林斯集团宣布与吉林出版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进由明天出版社出版、国内第一少儿畅销作家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在哈珀?柯林斯集团于中国出版界的多年合作中,周爱兰清楚地意识到国外出版界与中国出版界在出版理念上越来越融合。
共赢 双方作品互获青睐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文作品开始绽放国际文学舞台,日益受到国外读者青睐。“很多美国人非常希望了解中国,但是他们的价值观与中国人有很大差异。他们对中国的哲学系统、文化概念、唐诗宋词、千年经典感觉很陌生。起初,我们总是把自认为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推介给美国读者,却反响平平。”周爱兰说。
现在,哈珀?柯林斯推介中国作品采取通俗、大众线路线,收到很好效果。“中文作品日益受到国外读者欢迎,等时机成熟时,再将中国的古典文化、价值观等渗透过去,应该是可以成功的。”周爱兰剖析中文作品的输出模式时表示。另外,中国出版界引进的众多优秀国外作品也受到国内读者好评。
期待 借势奥运加深合作
为让世界人民能够以自己熟悉的文字,通过阅读图书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出版界也做出很大努力。从2006年7月起,“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就已经推出,以资助翻译费用的方式,鼓励各国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办,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文化以及作品。对国外出版商来说,这是一个与中国出版界合作的好契机,大家都愿意参与其中。”周爱兰说。
当记者问及在与中国出版界的交流与合作中最深感触时,周爱兰表示:出版环境越来越开放。随着不断合作,国外优秀作品引进中国,中国的优秀作品也越来越受国外读者欢迎,双方的合作日益规范并取得双赢。“希望双方合作越做越好。当然,一定会越来越好。”周爱兰说。
|